孩子沉迷玩手机怎么办?教你几招,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更新时间:2024-03-21 19:18:02 作者:有品生活网

当前,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健康。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罚机制;其次,陪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丰富生活;最后,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制力。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孩子可以逐渐摆脱手机的诱惑,提高自控力,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近年来,围绕自控力的相关讨论越来越成为养育中的热议话题。

最常听见的是父母抱怨或担心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或者看视频。

父母发现,孩子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越变越多。

当不让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表示抗议,甚至会有哭闹的表现。

如果父母采取以强势的方式制止,孩子想玩的欲望并没有消除反而愈发强烈,这时,父母就会担忧孩子在自控力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此外,很多父母为孩子的“坏习惯”头疼,比如写作业拖拉,上课开小差/看小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不能控制情绪等等;都希望能有人告诉他们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帮孩子提高自控力的“小妙招”。

01

| 自控力是什么 |

自控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表明,自控力的发展对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在儿童期就能显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成人期极少成瘾或犯罪,并比那些冲动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

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看到,虽然目前孩子沉迷手机的状况比较普遍,但是仍然有部分孩子可以做到适可而止。

那么影响自控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又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之间控制能力的差异呢?

02

| 影响自控力的因素 |

自控力与年龄以及大脑发育程度有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孩子的自控力与大脑发育有关。

自控力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发展了,一直到青少年后期或者成年早期才能完善,其中,与自控力有关的前额叶皮质是大脑成熟最晚的部分之一。

0-2岁的幼儿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还很不成熟,兴奋过程占优势,因而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即使强调过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他未必会遵从规则。

因此孩子所表现的不愿等待、不能忍耐、不遵守游戏规则、脾气差等等可能是年龄的特征行为,是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2岁过后,随着孩子不断提升自身的边界和规则意识,自控力开始萌芽。

自控力和家庭养育环境密不可分

孩子的自控力的强弱,除了自身的神经发育方面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来自于家庭的养育。

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处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孩子具有很好的自控力, 家长首先要创造一个信守诺言、值得孩子信任的成长环境。

其次,父母自身的自控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缺乏自控力,脾气暴躁,那么孩子也就极容易变得缺乏耐心、浮躁、脾气暴躁。

此外,家庭养育方式,溺爱和过分苛责都不会带来自控力良好的孩子。

并非对孩子管教得越严格,孩子的自控力就会变得越强。

恰恰相反,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自控力自然就会下降,自然就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产生。

而溺爱把孩子视作家庭的中心,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家长都尽可能地有求必应,这不仅弱化了孩子自我发展能力,更让孩子变得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是没办法发展出耐挫力和自控力的。

既不能严苛,也不能溺爱,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提高自控力呢?

以下一些关键词,为大家提供了围绕孩子自控力的关键性内容,并希望爸爸妈妈们在了解的同时增加一些思考。

03

| 如何提高自控力 |

关键词一:共情

情绪调节是自控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六七岁的孩子一不开心还在地上打滚哭闹,这其实也是自控力不好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情商的问题。

自控力较高的孩子,即使难过,在某些场合下也懂得克制自己或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帮助孩子增强自控力的路上,父母需要知道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共情。

情绪的管理在孩子自控力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孩子因不能及时被满足而难过,家长并未指责而是换位思考和倾听。

例如,和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很遗憾……”,说话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这样的举止和言语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自己情绪的理解。

在这样“延迟”的过程中,父母通过共情帮助孩子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孩子虽然不愉快,但内心并未受到伤害。

比如当孩子开始叫喊肚子饿时,你也许说:“不要哭,你刚刚才吃过东西。

我已经在忙着做了,你等一下不行吗?”但你还有更好的回应:“妈妈知道你很饿,米饭马上就好了,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有你最爱的鸡翅哦。”

后一种回应,呼应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妈妈听到我的需求了,但是有些事情我不得不等待,而且是值得等待的。

3岁以前,是儿童学习平复情绪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依赖感,孩子会有充分的安全感,到了该独立的时候,就能主动的走向独立。

研究者注意到,在有父母共情下长大的孩子具有这些特征:

能够正常和家人沟通,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无需用哭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多数时候可以快乐地被满足;通常在4岁后能理解并能遵守规则。

很多父母都希望通过“延迟满足”训练,帮助孩子提供自控能力,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情绪的倾听和理解。

很多时候,也许孩子在父母强大的压力下有所自控,可是,一离开父母,又变得没有一点自控力。

这时需要及时停止训练并反思。

当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看见和理解,而只是被动的服从,孩子很难发展出内在真正的自控。

关键词二:信任

相信很多父母都听过棉花糖实验,有些孩子会控制着不吃眼前的棉花糖,而愿意等待更多的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选择直接吃掉,不愿意等待。

研究者认为愿意等待这组孩子的认知与抗压性较不愿等待的对照组孩子更胜一筹。

而罗切斯特大学的Celeste Kidd博士改良了棉花糖实验。

研究者认为孩子之所以迅速地吃掉棉花糖,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自控力差,或许还和信任度有关系。

实验中,孩子们被分为了A、B两组画画。随后,实验员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可以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我会去拿一些全新的颜色、更加漂亮的蜡笔给你们。”

过了一会儿,A组的小朋友真的得到了新的蜡笔;B组的小朋友则听到的是道歉:“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接着,他们又用贴纸做了同样的实验,A组的孩子依旧获得了新的贴纸,B组的孩子得到的依旧是道歉。

经过两次实验之后,再进行“棉花糖实验”,A组中愿意等待的孩子要比B组孩子高出四倍。

“延迟满足”的秘诀,不在于延迟而在于满足。

B组的孩子一直处于期盼——失望的过程中,这份情绪一直伴随着他们,以至于最后选择不相信!

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总面对“延迟失望”的孩子,你让他如何信任“延迟满足”呢?

如果父母对孩子言而有信,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按时做到,那么孩子的自控力就会更强。

比如,和孩子逛商场,在出门前可以一起商定孩子可以购买的物品数量,出门后必须遵守。

但如果你常常出尔反尔、欺骗孩子,那么孩子的自控力就会变弱,甚至不相信大人,更不会主动去听大人的话。

关键词三:独立

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的一个好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做计划,自己查看进展,并对计划做出调整。父母可以在一旁协助。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第一,孩子自己有自主权,他自己做了计划,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与能力;

第二,做出计划,会有助于孩子专注于这项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指的是此刻正在关注的信息。

另外,将要做的事列个清单,比如任务清单,出行计划,购物清单,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将要做的事,将注意力转回到应该做的事情上。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卡及同事,通过实验研究将孩子的顺从行为分为约束性顺从和情境性顺从。

情境性顺从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是一种由外部动机诱发的外控行为;约束性顺从是儿童发自内心地按照父母的要求、指令来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共同商定的规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约束性顺从,这种主动的顺从行为,才能发展为良好的自控力。

如果父母从自己需求来控制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内心的混乱:为什么有的事情要“等一下,不要着急”,而上学出门时却被一个劲儿地催促“快点,不要磨蹭”?

一来二去,孩子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曾在文章中提过“足够好”的妈妈,也是同样的道理:多少分的父母才是好父母?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告诉你 。

当孩子慢慢长大,妈妈不是孩子一遇到问题就立刻冲上去解决,而事实上,孩子也可能因为父母的过度介入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仿佛觉得全世界就应该围着自己转似的。

如果妈妈能给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得到锻炼等待和自控力的机会。

可惜有些父母不懂这个道理,往往对孩子保护过度、不给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结果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更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很难有自制力,一旦管理自己的外力消失,情况就会变得失控。

关键词四:接纳

真正自控的人,是接纳自己的人,接纳自己的自律,也接受自己的欲望。

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自己的欲望和解。

比如想吃蛋糕时,常常有人的内心会经历挣扎,比如:不行,吃蛋糕太容易胖了,你已经太胖了,而且不健康,不能吃。

而另一声音代表欲望:那又怎么样,看起来太好吃了!我就是要马上满足自己!

在一般较量后,通常是欲望获胜,吃了蛋糕,而通常自己又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和自我谴责。

而接纳自己的欲望是指:我想吃蛋糕,我看到了自己,很想吃蛋糕,因为蛋糕确实很好吃。

在这个接纳中,没有评判和指责,而是带着理解和关爱。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自内心的开始和结束一件事。

这一点跟我们之前讲情绪管理是一样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去聆听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成瘾问题,可能这种方法更有效。

靠外力约束形成的“自律”只是暂时的,并非真正的自律。

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的,自控力的三大基石,是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

如果我们一味地在大脑中排除自己真正的欲望,靠外力自控,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同时,也要接纳孩子正常的情绪和欲望,给孩子一些弹性的空间,允许他有时候也不那么绝对地自律。

因为,真正成熟的人格需要一定的灵活度,既满足自己,又能符合社会要求。

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控制孩子的需求,而是理解他们,做一个孩子可以信赖的成人。

每一个父母更需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心灵素养,和孩子一起成长。

记住这些关键词——创造安全和信任的养育环境,通过共情让孩子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欲望,在爱和信任下鼓励孩子独立尝试——帮助孩子收获健康强大的自控力。

以上就是孩子沉迷玩手机怎么办?教你几招,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孩子沉迷玩手机怎么办?教你几招,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有效期三年什么意思 教师资格证有效期三年的意思介绍

1、教师资格证有效期三年意思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在三年内。考生可以凭合格证、体检报告、思想品德鉴定表等材料,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2、如果三年内认

2023-08-03 14:36

如何帮宝宝轻松适应断奶期的七个技巧

断奶期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宝宝和家长共同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帮助宝宝轻松适应断奶期,家长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技巧。首先,逐步减少母乳或奶粉的喂养次数,

2024-01-06 19:04

4·23世界读书日,你有空读书吗?

4·23世界读书日,为了提倡读书的重要性和鼓励大家多多阅读,你有空读书吗?读书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知识水平,更能够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享受孤独时光。在这个忙碌

2024-04-24 12:13

鬼畜是什么意思啊

鬼畜是指一种加入精细剪辑、变声等技巧的网络视频类型。常常在视频中出现明显的声音效果、文字滚动、屏幕抖动等,符合鬼畜这个名称。那么,鬼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1. 鬼畜的词源鬼畜...

2023-10-15 17:36

匡姓氏怎么读qiang

1. 匡姓氏的一般读法为kuāng,但在某些地区也可能读作qiāng。2. 据《百家姓》记载,匡姓源于姬姓,属于上古时期的姓氏之一。匡氏始祖匡叔居于西周时期,担任过卿士的职务。...

2023-09-16 09:58

圣诞节的英语怎么说

1.圣诞节的英语怎么说?圣诞节在英语中是Christmas,源自基督教的一个宗教节日。在西方国家,这是一年中最盛大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经常在这个节日和家人、朋友一起聚会庆祝。...

2023-11-26 19:04